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
2025年5月17日,一年一度的中国生物化学与bc贷(中国)实验室开放月拉开了帷幕。分子细胞卓越中心陈玲玲团队结合课题组研究方向举办了主题为“显微大爆炸:探索膨胀的微观宇宙”的科普实践活动。活动通过科普讲座、科学观察和动手实验三大环节,带领同学们走进神奇的膨胀材料世界,见证微观尺度下的动态变化,激发青少年对材料科学和微观世界的探索兴趣。
本次活动特别邀请韩雪祥研究员作为主讲嘉宾,为现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题为"核酸药物"的精彩科普讲座。韩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,配合精美的动画演示从DNA双螺旋结构讲起,系统介绍了mRNA疫苗、siRNA药物等核酸药物的作用原理,阐释了核酸药物研发的技术突破,直观了解了核酸药物如何精准靶向疾病根源。活动还设置了问答环节,韩雪祥研究员就同学们的提问进行了专业解答。
随后,志愿者以“见著知微:膨大显微如何让我们看见微观世界”为题,用生动的语言配合精美的显微成像图片,向同学们展示了膨胀显微技术的原理。志愿者以生活中常见的高吸水性树脂为例,比如婴儿纸尿裤中的吸水颗粒,或是植物根系的吸水过程,解释了这类材料吸水后体积可膨胀数百倍的原理。微观世界的“大爆炸”其实无处不在,深入浅出的讲解让现场同学们惊叹连连。
在科学观察环节,同学们通过亲眼见证了水凝胶的动态膨胀过程。志愿者准备了水凝胶样品,同学们在指导下记录材料吸水前后的体积变化,并测量膨胀速率。引导大家思考材料科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。
最受欢迎的环节莫过于动手制作“炫彩树脂”。同学们将透明树脂与彩色染料混合,倒入平皿中固化,再观察树脂吸水后的色彩变化和膨胀效果。志愿者解释道:“树脂的网状结构能锁住水分,而染料的加入让我们更直观地看到水分子在材料中的扩散路径。”孩子们发挥创意,制作出星星、花朵等形状的彩色树脂,在实践中领悟科学变量控制的思维。
活动尾声,许多同学意犹未尽,通过这类趣味实验降低科学门槛,让抽象的理论变得可触摸、可互动。“微观世界的‘爆炸’不仅是材料的物理变化,更能在同学们心中点燃探索未知的火花。”
志愿者以“见著知微:膨大显微如何让我们看见微观世界”为题,向同学们展示了膨胀显微技术的原理。
同学们通过亲眼见证了水凝胶的动态膨胀过程。
志愿者演示“炫彩树脂”制作过程。
韩雪祥研究员正在作“核酸药物”科普讲座
指导学生们完成科普小实验
活动现场签到
© Copyright 中国生物化学与bc贷(中国) -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