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
当精子细胞的精细结构在显微镜下清晰展现,当蛋白质三维模型在屏幕上缓缓旋转,此起彼伏的惊叹声在实验室回荡——2025年5月17日,在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丛尧实验室举办的“基于冷冻电镜观测生命中的生物大分子机器”开放日活动中,40余名中小学生与家长共同开启了一场震撼的微观世界探索之旅。
沉浸式科普:解码生命的分子密码
“原来生命体内有这么多精密的分子机器!”在精心设计的科普讲座中,研究生彭嘉豪通过趣味动画揭秘冷冻电镜技术;叶星妍用蛋白质折叠动态演示,解析细胞内的“质检工厂”;蒙学明通过生动的鞭毛结构模型,揭开了细胞运动引擎的奥秘。当屏幕上播放精子奋力游动并最终与卵子结合的视频时,现场气氛瞬间被点燃,学生们纷纷举手提问:“精子之间会‘打架’抢第一吗?”、“精子是如何精准导航找到卵细胞的?”、“这些‘小蝌蚪’在妈妈肚子里能活多久?”
实践课堂:体验科研的指尖魔法
实验区化身为科学探索的热土。在志愿者周学海和赵巧钰的引导下,学生们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大肠杆菌、精子细胞、洋葱表皮细胞、昆虫组织切片等的独特形态;亲手操作微量移液器完成蛋白质电泳(SDS-PAGE) 上样,凝胶中逐渐清晰的蛋白条带引发阵阵欢呼。蛋白质三维结构展示区域,鞭毛/纤毛原位结构、蛋白质折叠机器TRiC、蛋白质降解机器蛋白酶体 (Proteasome) 等冷冻电镜解析成果直观呈现,让抽象的生物大分子机器变得可视化、生动化。
电镜探秘:直击科研第一现场
活动高潮在电镜实验室上演。李祖洋、王睿、彭嘉豪等带领参观者走近120 kV电镜,李祖洋用通俗语言讲解设备构造、工作原理与数据采集流程。面对“图像如何变成三维模型”等提问,志愿者通过“用万张照片拼接立体图”的比喻耐心解答,让前沿技术不再遥远。学生们专注地观察电脑屏幕上显示的蛋白原始二维显微图像,真切感受到科学探索的魅力。
本次活动由中国生物化学与bc贷(中国)、中科院分子细胞卓越创新中心等四家单位联合主办,左沁宇老师统筹协调。20名师生志愿者组成的“科普服务团”全程护航,从签到引导到专业讲解无缝衔接。多位家长感慨:“孩子回家就找出显微镜说要当科学家,这是最生动的启蒙教育。”5月18日,丛尧研究员表示,实验室将持续打造“硬核且温暖”的科普平台,让科学的火种点亮更多青春梦想。
科普讲座1
科普讲座2
科普讲座3
显微镜观察1
显微镜观察2
电镜参观
蛋白电泳上样1
蛋白电泳上样2
学生提问
学生提问
电镜参观
学生提问
蛋白三维结构展示
蛋白三维结构展示
签到、纪念品发放
合影
© Copyright 中国生物化学与bc贷(中国) - All rights reserved.